什么是反渗透系统的膜分段结构?
2013-08-28
反渗透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运用特制的高压水泵,将原水加至6—20公斤压力,使原水在压力的作用下渗透过孔径只有0.0001微米的反渗透膜。化学离子和细菌、真菌、病毒体不能通过,随废水排出,只允许体积小于0.0001微米的水分子和溶剂通过。保安过滤器内装有过滤孔径为5μm的滤芯。这些滤芯会过滤掉任何尺寸大于5μm的颗粒。对下游RO膜起到保护作用,否则RO膜表面极易结垢。较常用的渗透膜类别为聚酰胺膜,膜型式为卷式复合膜,该种型式的膜的除盐率可达99.5%。
尽管膜元件的串联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回收率,但一组膜串的产水量受到膜元件规格的极限,故并联膜串的系统结构时提高系统产水流量的有效方式,而且并联膜串的系统结构还可以将系统脱盐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为了在大规模系统中防止元件给水或浓水流量越限、有效提高回收率、保持较高脱盐率,需要采用串联与并联相结合的分段结构形式。所谓分段结构是指前端并联的膜串较多而后段并联的膜串较少的两段膜结构相串联。
上述就是反渗透系统的膜的分段结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