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系统设计导则
2013-03-14
一套完整的反渗透系统由几部分组成,它包括预处理部分、反渗透主机(膜过滤部分)、后处理部分和系统清洗部分共同组成。通常表征反渗透系统采用产水量和产水水质两个参数,另外还需参考系统回收率、进水压力、污染速度等参数。因此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针对要求的产水量和产水水质,尽可能的降低系统运行压力提高系统回收率,降低系统污染速度从而延长系统清洗周期,降低清洗频率,提高系统的长期稳定性,降低清洗维护费用。
一般的设计步骤为:
1、获取设计水源的水质分析报告。
2、选择合理有效的预处理方案。
3、选择合适的膜元件,并根据系统产水量计算膜元件使用数量。
4、根据系统回收率设计合适的排列方式。
5、校验设计参数。
反渗透系统中反渗透主机(膜过滤部分)的设计,包括膜元件、以一定方式排列的压力容器、给水管路的设计、高压泵、仪器仪表等。后处理指对反渗透出水的深度处理,包括杀菌消毒及深度脱盐等。
化学清洗是反渗透系统中十分重要的部分,通常大中型系统均设计有专用的清洗系统,但是对于小型(产水量<5吨/小时﹚反渗透系统,由于受到成本的限制,即使没有设计清洗部分,也必须考虑到将来对膜元件进行化学清洗时系统的影响。
上述就是反渗透系统设计导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为什么纯水/超纯水的储存和分配会影响其水质?下一篇:电渗析器操作规程